作者:大白 / 来源:白话区块链
马丹:第一个想请长铗老师这边聊一下目前全球公链的一个发展的现状。
长铗:好的。现在公链链的话以太坊的生态做得非常好,因为现在DeFi很火,乃至于有很多人一提DeFi,都几乎只考虑以太坊生态。但是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公链开始做跨链,而且也有很多公链专门针对DeFi来设计协议,所以现在DeFi的生态的话不仅仅限于以太坊一个生态,这是目前。那么还有一个现状就是国产公链现在的话亮点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个低谷。前段时间甚至有很多文章,大唱国产公链的哀歌。甚至可以说给他盖棺定论了,说国产公链就是不行。但是我觉得当前这样的阶段其实有点像当年华为和联想那个时候的一个阶段。华为这样的公司以前也是饱受争议的,有些人认为没必要自己去研究技术,直接使用老外的技术就好了。现在也是一样的,就是你没必要去自己搞一下公链,你基于以太坊开发一个协议,开发一个DApp就不错了,这种声音很多。但是我们始终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就觉得在任何时候我们国内也要有自己主导的公链,而且我们自己主导的公链在技术上还在理念上都不会比国外的公链要差,所以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而且我觉得现在公链赛道竞争远没有到盖棺定论,或者分出胜负的阶段。因为公链他是一种生态效应,他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培养生态。这是我对未来局势的一个看法,同时我觉得国产公链要跟目前主流的一些公链去竞争的话,需要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不能完全模仿别的公链去做,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比如像我们比原的MOV,就有自己的一套DeFi哲学。就是说首先我们是一主多侧的架构,以太坊目前至少还是一条链,他的Layer 2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第二个,我们是一种大教堂加集市的一种复合模式,以太坊就是纯粹的集市模式,完全是没有一个主导的开发团队,我们相信还是需要有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开发团队来推进这个事情,因为我们要集中设计协议,那么以太坊他是谁都可以去设计协议,所以这些协议之间可能会有一些耦合的风险,我们是通过这些集中设计协议来规避这样一些风险。
马丹:其实像您刚提到国产公链,现在其实有很多国产公链的话在重点推进联盟链这一块的业务,然后您刚才也提到像比原的话也在做的Bystack,其实是个联盟链,您对这一点怎么看呢?
长铗:我觉得公链和联盟链这两个领域不是说厚此薄彼这样一个关系,我觉得两块都要做。因为一方面你在政务或是在TO B这个领域的话,联盟链可能是更受欢迎的一个方式。因为他是需要在一个可信的环境,而且加入的这些节点必须是他值得信任的一些联盟的成员,而不是像公链谁都可以成为他的节点,所以我觉得他们都是适用于不同的领域,而且对于一些国外的知名的公链来说,像以太坊他也有自己的企业版以太坊,所以其实人家也是在两手都在抓。我觉得如果我们国产公链只专门针对TO B和TO G 做一些事情的话,就有点自我设限,因为公链才是一个更大的领域。公链有点像是互联网。联盟链说实在的,他还是局域网性质,所以我觉得公链是一个更大的舞台,但是同时这两个领域并不冲突。
马丹:您对公链和联盟链的未来发展怎么看?这两者的未来。
长铗:我不认为就是一个就是说谁取代谁的问题,就像现在互联网,他既有互联网也有局域网,我觉得这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应用的一个范围。
马丹:未来是两者并存的一个状态。
长铗:当然。
马丹:长铗老师现在比原链发展的重点是哪一块?目前的话。
长铗:目前的话,从我们的动作来看,毫无疑问我们对DeFi赛道有非常长远的一个规划,为什么?因为本身DeFi赛道就印证了我们资产上链的这个目标,第一个就是资产上链这个方式,跟DeFi现在做的事情完全是一致的,我们找到了正确的资产上链的方式。第二个我们确实也发现,现在DeFi,尤其是以太坊的DeFi,有他的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可能有些朋友不把这个理解为局限性,理解为特点。
我觉得是两种不同的DeFi哲学。第一个他是乐高式的协议的组合,因为谁都可以自己写一个协议,这些协议可以自由的组合起来,非常灵活,这是他的优点,也带来他的缺点,就是协议之间可能会存在偶合的风险。就像单个积木,放在地上他是稳定的,但是你把搭起来就不稳定。举个例子,就是闪电贷的风险,他对其他所有的协议都构成了构成了一个在一个区块确认时间内的零成本攻击风险,而且这种协议,你不能说是一种攻击,甚至不能说是黑客通过闪电贷偷走了币,因为是合法的利用了这个协议。包括前段时间Banlancer就出现闪电的攻击事件。只能说黑客提走了Sta,但你不能说黑客偷走了Sta,他是合理的利用规则,所以这个是系统级的,DeFi的哲学就决定了他会有这样的一些风险。包括最近Compound的流动性挖矿,会造成对DAI的需求,因为DAI的挖矿效率最高,造成DAI的溢价。对MakerDAO的协议构成了一个稳定性的威胁。所以他们这种协议之间的互相抵触的现象非常多。我们是集中设计协议,我们把这个协议处叫做MOV宇宙,可以理解为一个三维的坐标,三个坐标分别是交易、借代和衍生品,分别对应DeFi的三个赛道。我们用坐标来规划业务有什么好处,就相当于一开始就通过统一的规则,把我们的所有的协议整合起来,避免他们之间相互冲突,因为他在坐标中都是不同的位置。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曾经构思的一个协议,就是抵押稳定币来合成稳定币。这个协议其实在以太坊上是有的。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因为稳定币就本身很稳定,所以你通过抵押稳定币生成稳定币,生成的稳定币肯定更稳定,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协议。但是后来我们在设计另外一个协议的时候,发现他有矛盾。什么协议?就是我们前不久推出的超导的兑换,他的兑换是针对稳定币的AMM,就是自动做市商这样一个储备池。他的一个优点是他兑换的滑点损失特别小,这样一来我们发现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用户没必要使用第一个协议,使用第一个协议他需要比较高的抵押率,我们知道MakerDAO是150%的抵押率,同时还要支付稳定费。他才能够通用一个稳定币换成另外一个稳定币出来。那么我们在超导池的里面,他很快的就可以用一个稳定币换成另外一个稳定币,而且手续费非常低。在我们目前的超导兑换里面,我们的储备池现在是50万级的一个规模,就能够支撑20万美元的一次兑换,滑点损失加手续费不超过千分之3。所以相对于中心化交易平台都有流动性的竞争力。所以你看第二个是协议设计出来,第一个协议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我觉得统一设计协议是有优势的,这是第二个不一样。
马丹:最后一个问题,想聊聊看在你们的眼中,在全球范围内,您觉得比原链链对标的竞争对手是谁?包括他的一些竞争优势。
长铗:我们是没有对标的对手的,你可以看我们做事的方式,就你看这种统一设计协议处也没有其他公链这样做,我们是有一套自己的一套方式。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开始对标某个对象,还没有竞争你就已经输了,所以不要去对标任何的公链。因为公链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充满无穷想象空间的,别人做的方式未必就适合你。
马丹:目前区块链行业的用户增长,主要的限制是什么?
长铗:主要受制于三个基础设施。一个是技术基础设施,DeFi可能要跑在Layer2上,才能真正让普通用户体验到DeFi的便利。不然,高昂的Gas费、难以忍受的交易效率和清算事故会“劝退”大部分用户。二是协议基础设施,乐高式的协议组合固然让技术极客兴奋,但对普通用户来说,就是灾难。协议开发者小心翼翼,也很难避免ERC777协议重复调用的重放攻击,闪电贷的套利攻击,还有token的假币攻击等等,更何况普通用户呢。乐高式协议组合其实是黑客与套利者的天堂,那么黑客与套利者获利,承担成本的却是那些热情的普通交易者。所以,我个人认为,统一设计协议矩阵(簇)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很多攻击风险与协议兼容风险在一开始就规避了。以后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标准化跨链与DeFi协议,用户在使用这些协议时不会造成困扰,也不会有额外的学习成本。三是资产的基础设施,现在链上的资产对普通用户尤其是圈外用户来说还比较陌生,将来需要引入黄金、股票、ETF、指数基金等更常见的资产类型,才能为DeFi带来海量的增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