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去中心化?也许中本聪一开始,就不这么想

白话区块链 2019-02-02 11:22:23
微信分享

扫码分享

2013年之前,网络上是没有区块链(Block Chain)这个概念的,这距离比特币诞生已有4年之久

作者:五火球教主

“教主,好怀念当初PC能挖比特币的年代呀“,战士一脸怀念状。
“说的你好像参与过似的”,我鄙视地看了他一眼。
“我那时候不是不知道比特币嘛,等知道的时候已是ASIC时代了,比特币不再是那个亲民的小可爱了,好可恶!”
“你可以拿电脑去挖各种小野币啊。”
“那些又不值钱。”
“电脑能挖比特币的时候,比特币也不值钱好么,比特币注定是要走向ASIC的”。
“啊,为什么这么说?”战士表示不解。
“因为,中本聪一开始可能就是这么想的啊……”

——————分界线——————

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哪个词最能代表区块链精神? “去中心化”一词也许能得到最高选票。这点从很多区块链项目的白皮书可见一斑。

这样的白皮书在2017和2018年可谓司空见惯:围绕“去中心化”这个中心,再结合一切可以结合的场景,一个个区块链项目的美好愿景,在白皮书里得到了极致的体现。去中心化的银行、去中心化的游戏、去中心化的微信和抖音、去中心化的Facebook与微博、去中心化的打车,互联网上成功的或者失败的案例都能搬到区块链上。

现在回头再来看这些白皮书,再看这些项目,就是一个个笑话。

回到最初起点,作为区块链行业第一个应用的比特币,在10年前中本聪写的白皮书里,你会惊奇地发现,找不到Decentralized (去中心化)这个单词。

白皮书的标题是: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提到的是Peer-to-Peer(点对点)。

难不成,中本聪没想过去中心化这个事儿?或者说,去中心化根本就不是比特币的核心目标?

 

 01 
现实世界没有绝对的去中心化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80年代的互联网,还是拨号和BBS的时代,上网是件门槛较高的事,除了论坛、基础的电子邮件以及一些简陋的网页,互联网上基本就没有其他内容。现在主流的互联网产品如微信、Facebook、抖音、优酷、支付宝都不存在。

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是一群极客。他们的思想里流淌着自由、去中心化、非监管的理念,而那时的互联网也确实符合这样的气质。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一批批互联网巨头逐渐诞生。先是雅虎、新浪这样的巨头,再往后谷歌、Facebook横空出世,而现在占据中国时间最多的互联网应用,是微信、抖音和吃鸡手游。

互联网经过30年的发展,从少数极客的圈子,发展到今天人人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由最初去中心化状态走到了今天高度中心化的状态;也造就了一批批中心化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这些巨头公司推动,互联网走向中心化似乎也是必然趋势。

比特币的挖矿也沿袭了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由极客走向了商业化、中心化。

但在部分技术极客和区块链的笃信者看来,比特币已经偏航了,去中心化才是正途。

我们不禁要问,比特币真的要绝对的去中心化吗?有绝对的去中心化吗?

 

 02 
该怎么理解“点对点”含义?

2013年之前,网络上是没有区块链(Block Chain)这个概念的,这距离比特币诞生已有4年之久。

现如今,比特币经常被其他区块链项目所诟病,它们都会指责比特币的一点是:

ASIC(专业矿机)当道,几家大矿池把持着90%以上的算力。曾经人人都能参与的CPU挖矿“盛世”不复存在。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理念遭到了严重破坏。

于是乎,很多使用PoW共识算法的小野币,纷纷以抗ASIC算法标榜自己的共识机制多么优秀。

先不说抗ASIC矿机在技术上是否真的具有可能性,单就PoW该不该抗ASIC,有两个人的说法,值得我们听听。

一个是中本聪本人,在比特币白皮书里,中本聪对于比特币的描述其实很简单:

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

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提出一种通过点对点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器来生成依照时间前后排列并加以记录的电子交易证明,从而解决双重支付问题。只要诚实节点所控制的计算能力总和,大于有合作关系的攻击者的计算能力的总和,该系统就是安全的。

按照白皮书里的描述,比特币想解决的问题,远没有今天大家以为的这么大。反倒是区块链火了之后,大家给它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可能性,甚至上升到人类生产关系革命的高度。

那么比特币的设计理念,到底是不是去中心化的呢?关于这一点,我们或许应该听听“另一个中本聪”的声音。

 

 03 
ASIC神话,点对对≠去中心化

他就是被圈内人士戏称澳本聪的Craig Steven Wright(简称CSW)。在比特币社区,澳本聪是一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但他对比特币的理解深度,是得到圈内用户广泛认可的。

CSW最近在Medium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 The ASIC Myth (ASIC神话),跟我们今天要说的话题相关,所以把文章核心观点归纳出来,供大家参考。

1、将商业化挖矿的观点归罪于“挖矿集中化”是可笑和无知的;

2、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很多项目为了实现公平网络的目标而反ASCI,不仅搞错了事情的本质,而且是牺牲了财富分配的效率;

3、真实世界里的“集中化”从未停止过,因为大规模化运营在效率和成本上更具优势;在数据中心跑100000台机器,总是比1000个人,每人各跑100台机器效率更高,而且功耗和成本也低很多;

4、比特币的主要目的是创建一个不受货币层面再分配形式影响的系统。比特币或任何区块链项目所创建的系统,都不可能提供所谓“平等”的结果;

5、大多数人以为比特币网络,是下图中的B或是C的样子;

image.png

6、真实的比特币网络是一个Small-World Network(小世界网络),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image.png

7、比特币的白皮书清楚地给出了关于网络的定义:一笔交易会被广播至所有的矿工节点。

image.png

8、僵尸网络(黑客控制的主机和网络)在互联网上大量存在,如果用“平等”的分布式网络,系统安全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显著降低。ASIC矿机的存在,僵尸网络对比特币系统的威胁可以被无视,因为一台ASIC矿机的算力可以抵得上数万台普通电脑。

结论: 任何一个PoW网络,在扩张的时候,总是会朝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设计理念如此,无可避免。同时也正是ASIC的存在,让比特币网络更加安全。

 

 04 
现实是否真的如此?

事实表明,CSW的观点很可能是正确的。 去年8月,有人统计了比特币的价格和算力对比。8个月时间,比特币从20000美元跌倒6500美元(2018年8月),跌了67%,算力却从15EH/s增加到了45EH/s。

如果再看看今天,币价已经从当时的6500跌倒了3500左右,算力却依旧维持在40EH/s以上。币价大跌,为何算力不减,甚至还在上涨呢?

说明因为电费成本、矿机性能等各方面因素不同,导致各地的矿工成本不同。美国矿工成本可能要4700美金,而中国一些地方可能只有3000美金,所以虽然比特币价格从20000多美元跌至6500美元,甚至现在的3500美元左右,对于一些矿工而言依旧是有利可图的,他们依旧会选择留下。

而如果比特币价格进一步下跌,关机的矿工会越来越多,挖矿将越来越集中。从理论上讲,挖矿业将转移到电价最低的地区。

除了电费,芯片的挖矿效率也至关重要,矿机会慢慢转向挖矿效率最高的芯片,ASIC制造业也会产生新的竞争。

甚至有比较极端的观点认为:

比特币协议的设计确保即使单个矿工(集中化的极端情景)控制100%的哈希率,它仍然会受到强烈的激励,不会进行双重花费攻击,而是继续以诚实的方式出块。

当然,今天所说的这一切,更多适用于当前多数基于PoW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等到基于PoS的区块链成熟,尤其是以太坊转型之后,也许会给这个圈子和“去中心化”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拭目以待。

你怎么看比特币挖矿的“中心化”趋势,你认为中心化的挖矿使比特币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呢,欢迎来留言区共同探讨。

本文链接:https://www.hellobtc.com/kp/bi/201902/1421.html

来源:白话区块链

白话区块链

区块链世界入口,人人都能看懂的区块链;24 小时热点实时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