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O
STO的投资风口在哪里?
当前全球投资环境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资产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基金所拥有的资金不断减少,全球投资环境都面临着寒冬的考验。人们都呼喊着,熊市死于抄底,现金为王。
这是捕获优质低价资产的好时机,也是STO吹向风口的好机会。但是ST在底层技术和实例的现实之间,仍存在着巨大差距,而且是不断增长的差距,例如很多ST都是ERC-20的变体,ERC-1404也只是在ERC-20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简单的函数。虽然如此,仍旧有许多区块链从业者看好ST,希望它成为继1CO之后继续吹起来的风口。
由哔哔News主办,巴比特加速器、LINKVC、冉道资本协办的BIT BANG第三期线下活动《证券化Token发行(STO)》在上海长宁来福士举办。参会嘉宾比特律创始人朱鹿杰、BK FUND创始人黄峤濛、DAEX基金会主席谷燕西、区块链著名律师高素质蓝领就STO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活动现场
01
观念、技术与财产形态
比特律创始人朱鹿杰
为什么从观念谈起?在我们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数字资产,就很难和现实的世界对接,这也是为什么1CO以后,很多人开始把目光和精力放在STO上。另外,用我们的分类方式,大部分Token属于UT(实用型通证)。二是技术上的进步,今年9月出现了ERC-1400以及ERC-1404等。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法律的合规、名单的选择上做一些区分。
实用型通证,当平台上发行的通证只用于平台内部流转的时候,以及没有任何收益成分,它的价值来源于供求关系,当平台上的人越来越多,或者供不应求的时候,Token的价值就会上升。
这就回到传统的问题,平台的流量和运营,类似互联网或者APP。当前的技术解决这些传统的问题还是很困难的,目前区块链上转一笔账都很难。因此,UT(实用型通证)的存在本不是为投资者设计。1CO一夜之间凉下来,是符合我们的判断的。
证券型通证则是与现实的资产相对应的,资产很有可能通过技术,以及法律的变更,来进一步颗粒化或者通证化,这在中国也是有可能的。
02
风口上的STO,证券类TOKEN的前世今生
BK FUND创始人黄峤濛
最早接触Coin Test的时候,我们都是想着让自己不要成为一个证券,因为定义成证券是要接受监管的。但是现在我们的视角变了,我们想着如何把自己定义为证券,如何把自己放进监管的框架里。以下是我们对STO的观点:
1.合规问题需要多个政府机构的系统性支持,而这种系统性支持可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功能性Token上线之后,谁愿意买谁就买,它很少涉及链下的事情。证券型TokenSTO是一个非常注重链下的产业,当前还没有全面的机构来支持它,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2.实操性难度需要保持高度重视。目前真正发行了受监管的证券类通证极少,缺乏可参考的模版。
3.传统的金融产业链上的从业者更有优势,熟悉监管,募资能力强。对我们做区块链的人而言,STO是一件非常有紧迫感的事情。我们虽然了解什么是币,但是不了解什么是金融。我们没有和传统的金融机构打过交道,我们更没有和他们进行业务上的合作。然而,STO恰恰是传统做投行、做基金、做筹得的人的优势,这也是传统投资人进来区块链行业的一次机会。
4.区块链的交易将获得监管和政策的保障,大量的传统投资人、个人投资人将会跑步入场
。区块链从业者都希望有更多的传统资金跑步进场,但是传统资金并不知道如何进场,去年很多传统资金去买了矿机,他们想用矿机挣法币,因为让他们用钱买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STO是合法合规的证券,如果能让他们买STO,这对整个区块链的圈子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5.区块链世界的用户获取成本和教育成本将会大幅降低。
03
证券型通证经济模型
DAEX基金会主席谷燕西
一、证券型通证适用的行业
一是,适合于新兴行业,最好的应用是2C。市场机构很多但是很分散的行业,例如零售部门,可以通过通证的方式将大家集合起来。如果应用在2B,面向机构,效率则会很低。
二是,适合于信用度低的行业,可以通过和区块链结合,减少行业的信任成本。另外,再加入通证经济的元素,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STO毕竟还属于一个创新的领域,项目方不能迈过监管的红线。
二、分红机制
分红机制是通证机制里最重要的。证券化Token不是积分,积分是恒定价值,证券化Token的价值是可变的,持有者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收益。如果Token持有者没有收益预期,Token可能仅仅是一个积分。分红一定是证券化Token持有者的主要预期,分多少?什么时候分?分的频率是多少?(传统股票按年,通证可以非常频繁,按季度、月、天)这些要素都非常关键。
传统股票方式和证券型通证的差异
总而言之,证券型通证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业务可以增长很快;使用不当,业务也会迅速衰落。
04
证券类Token的投资风口
区块链著名律师高素质蓝领
证券类Token和传统数字货币市场,两者的差别很大,重叠度不会超过10%,普通投资者可能不能参与这些投资风口。
首先,专用于ST的区块链平台,也就是专用于证券类Token的公有链。这些平台可能本身不会发币,参与进来的可能是传统的公司股权,这就和普通的散户没有太大关系。ST的区块链平台是整个ST行业里的基础性设施。
其次,有牌照的中心化交易平台。牌照的价值非常大,在美国拿交易平台的牌照非常难,尤其是证券类交易平台。我觉得,币安和火币拿到交易平台牌照的可能性都不大。而且证券类Token必须在有牌照的交易平台上市,如果某家交易平台在早期拿了牌照,它可能会垄断市场。
另外,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可能在监管上套利。中心化交易平台需要牌照,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则不需要。当一些ST无法在传统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上线,它们可能会选择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在短期内,我比较看好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大部分证券类Token还是会在以太坊平台上存放。
还有,区块链身份项目,这是必要的基础设施。证券类Token的前提是实名制,一种是中心化的方式实名制,由一个特殊的中心化机构来认证KYC,这种方式比较简单。还有一种是去中心化的方式,这不仅包含技术问题,还需要看团队的运营情况。任何一种去中心化的身份条件,得先通过监管机构的认可。
再次,存托服务机构(含钱包供应方)。Token不一定存储在链上,很多人喜欢把币存在off-chain的钱包,这也是基础设施。证券类Token投资者可能不是数字货币投资者,他们可能是大公司,因此会选择第三方托管,包括交易平台也会有这个需求。
最后,跨链交互协议。长远来看,以后每条链上可能都有证券类Token,STO将会存放在不同的链上,Token会在不同的链上进行交易,因此跨链也是基础设施,这还是比较长远的事,预计在三年之内发生变化。
本文链接:http://www.hellobtc.com/kp/hd/201810/1051.html
来源: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