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李笑来最“正经”的一条微博,却鲜有人留意它对行业的重大影响

白话区块链 2018-11-01 13:58:09
微信分享

扫码分享

一个离钱这么近的行业,起码的“逼格”还是要有一点的

作者:孙副社长

 

作为区块链领域的早期投资者,李笑来毫无疑问是这个领域长盛不衰的IP。即便是现在这个熊市,他的微博仍然吸引了不少的转发、评论和点赞,尽管近期的微博绝大多数与区块链无关。
但是,10月7日下午,李笑来却转发了一条极为“技术流”的微博:
“一个高效,但超级节省空间的UTXO验证方案(可以实现存在验证和排除验证),昨天由斯坦福Benedikt提出。”
640 (10)

 

对于比特币矿工而言,如果要挖矿,就要下载比特币客户端,而比特币客户端超过160G。如果是基于比特币网络的DApp开发者,选择全节点数据作为开发的基础设施,那他也要下载超过160G的比特币客户端。

​这条微博里提到的UTXO,主要作用是计算余额和验证新的交易。比特币客户端之所以如此庞大,就是因为比特币的UTXO集庞大。斯坦福的这项技术,如果成功,就可以把比特币的客户端大大压缩存储空间,实现质的飞跃。

所以说,这条转发的微博状态,是李笑来最近发布的、最有含金量的一条微博,只可惜并没有引发太多的关注度。从下面的评论来看,也都是“没看懂”、“不明觉厉”这样的表态。

正因为如此,鲜有人意识到,这条新闻,可能会对区块链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01

庞大的全节点客户端

先给一些不太了解相关概念的朋友具体解释一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UTXO空间问题是怎么让人们感到纠结的。

 

今年年初,三点钟群“忽悠”大家All In区块链之后,一些传统行业的成功人士真的入场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们入场的方式并不是投资数字资产,而是想要挖比特币,毕竟对于传统行业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设备和厂房那一堆堆的固定重资产更能让他们安心的了。

既然想挖矿,就要下载比特币客户端,尤其是这些成功人士还特别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当独立矿工。然而,开始下载比特币全节点客户端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都愣住了——因为比特币的核心客户端,大小有160G。

160G是一个什么概念?160G可以存放80多部高清电影,或是2.7万首音乐,或是5万多张手机拍摄的照片。

所以说,走到这一步时,几乎每一个比特币新粉看到这个数字,都是各种不解:我为什么要下载多达160G的客户端?毕竟,下载这个大的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硬盘容量够不够先不说,就下载所用的时间,可能就需要好几天,尤其是很多朋友所在的城市网速并不快。

其实,比特币独立矿工之所以需要下载160G的客户端,除了客户端一些必要的功能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验证UTXO集。

 

 02 

UTXO集到底是什么?

关于UTXO这个词,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一句“咬文嚼字”的话:
世界上根本没有比特币账户,只有UTXO。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要是实在理解不了UTXO,就干脆把它当做比特币账户来理解也行,因为这两者真的很像(虽然在技术上并不能划等号)。UTXO 是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未花费的输出。

 

UTXO集,就是所有UTXO的集合。比特币的客户端之所以如此庞大,就是因为要给这些UTXO集合做担保,确保每笔交易中的输出地址中有足够的UTXO来满足交易条件。这就好比很多企业的关键岗位需要保留员工的档案,只有确保他们的过往经历没有出现过大的差错,才敢让他们上岗就业一样。就某种意义上讲,比特币的客户端,装着的就是现在网络上这些UTXO的历史档案。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工作单位里有几个、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员工也就算了,但若是几万个、几十万个员工呢?这资料的规模又得有多大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机构的档案库,里面的资料都是堆积如山。而比特币也是这样——斯坦福大学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比特币全网大约有6000万个UTXO,而他们的所有历史数据,加起来正是160G。

 

注:最新消息显示,比特币的客户端已经突破200G,斯坦福大学的数据可能略有落后。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UTXO集的快速膨胀,直接导致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全节点的运行成本越来越高。

 

在2014年年初,比特币的客户端总共也不过20G,一台台式电脑就能当记账节点,独立矿工遍地走。现在,随着客户端容量的膨胀,运营一个全节点的成本越来越高,已经远非普通的个体所能胜任。所以最近几年,比特币的全节点日趋减少,比特币“越来越中心化了”。

比特现金的出世,更是引发舆论抗议,认为大区块只会导致全节点运营成本的提升,从而导致区块链的中心化。

640 (11)(图:不断膨胀的UTXO规模)

斯坦福方面的技术,正是针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

 

 

 03 

从160G到1.5K!DApp开发的福音来了?

斯坦福方面所称,他们希望通过一项名为“RSA累加器”的技术,来替代现有的、基于默克尔树的UTXO验证方案,从而用1个只有1.5KB大的区块,就可以证明所有的UTXO集是否可以满足交易的条件。

 

老实说,看到这里,笔者个人是有点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60G的数据包,就这么被压缩了?

严格来讲,在此之前,并不是没人研究过压缩比特币全节点数据包的事情。无论是早先的Mimble-Wimble,还是后来BCH社区提出的“UTXO Commitment”,做的其实都是这件事。但前者只将全节点数据包压缩了68%至50G,后者则压缩了约98%至2G,然斯坦福大学这一次居然将其压缩了约99.999%,到了1.5KB……640 (2)从这点来看,笔者对这项技术还持观望态度,毕竟区块链行业之前也曾放过“百万TPS”的卫星,具体能够落实到什么地步,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验证。

但是,即便斯坦福方面成果大缩水,最终只能实现1.5GB,都堪称区块链行业一个明显的进步,因为对区块链全节点UTXO集的压缩,将会引发一个非常正面的效应:可能促进使用UTXO模型公链上的DApp数量激增。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并不明白:这玩意怎么还和DApp联系起来了?

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DApp通常都是基于某条底层公链开发的。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基于XXX链开发应用,到底是怎么一个流程?具体来说,有两种开发路线:

  • 走全节点路线:要下载底层公链的全节点数据,作为开发的基础设施,然后开工;
  • 走轻节点路线:不用下载全节点的海量数据,只要基于轻钱包的基础设施就可以开工;
很显然,从表面上看,稍有常识的人都会选择路线2——在钱包上开发,毕竟全节点占用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况且未来的区块高度还会不断增加,再过两三年的功夫,没准直接突破1T。

 

然而,事实证明,任何形式的偷懒,最后都会以某种形式反弹到自己身上。DApp的开发也不例外。对于众多的DApp开发者来说,下载底层公链的全节点客户端固然前期成本较高,但好处在于:前期花功夫,后期就省事——由于必要的基础设施都已经被下载到了机器中,所以基于庞大的“全节点客户端”开发DApp,是工作量最少的一种开发模式。

对某些公链来说,只要掌握比较通用的C语言,就可以上阵开发智能合约。至于其他的麻烦事(诸如阅读源码、整合代码),基本都不用做。

而基于钱包呢?固然不用去下载几百G的历史区块(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启动也相当快捷。然而,前面省事,后面就要吃苦。事实证明,基于轻钱包开发DApp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相当之大,因为很多的基础设施层(包括后台统计程序和API)都需要自己搭建。

从实例来看,如果开发团队没有两把刷子,就给扔到钱包模式里,那他们摸索的过程可能就得几个月,仔细一算,竟然还不如下载全节点客户端来的省时间。

640 (3)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当下DApp的开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开发者来说,要么忍受几天十几天的客户端全节点下载,要么忍受基础设施简陋无比的钱包。

可以说,除了对DApp特别有执念的团队之外,基本没人愿意去做这种没流量、没现金流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目前所看到DApp特别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发环境真的不是特别友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斯坦福大学本次的成果在内,任何能够削减全节点客户端容量的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们都是为DApp的落地做出了一份贡献。虽然不敢说是多么重大的突破,但毕竟证明了区块链技术目前一直在进步。

只不过,如此耐嚼的新闻热度却这么低,多少还是有点让人唏嘘。毕竟去年此时,行业的口水战多少还围绕着“大区块、闪电网络、隔离见证”等技术话题展开,今年却真的只剩下人物八卦了,也许大家真的积极践行“币圈就是娱乐圈”。

不过,正所谓娱乐工作两不误,该打起精神的时候,还是得关注一下有点干货的新闻。毕竟,引得众人为之“All In”的区块链行业终究不是娱乐文艺圈。

一个离钱这么近的行业,起码的“逼格”还是要有一点的。

——End—— 

 

本文链接:http://www.hellobtc.com/kp/du/201811/1080.html

来源:白话区块链

白话区块链

区块链世界入口,人人都能看懂的区块链;24 小时热点实时追踪。